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department

系所

系所沿革

台灣的高等教育體制中,英/外文系的定位一向和台灣的國際處境息息相關,也一直被賦予極為明確的文化教育功能。畢竟,國際關係不能沒有國際語言的實力,而美蘇冷戰局勢和台灣在其中的微妙中間位置,更使得台灣的英/外文系多半以美國為主要師法對象。早期致力的外語學習、外國文學賞析,到後來聚焦於英美文學、語言學、英語教學,這些混雜著人文教育和實用功能的目標直到今日都還是其他學域對英/外文系的想像,也構成了中大英文系誕生的歷史脈絡。

1970年代,中大英文系在這樣的氛圍中成立,自知肩負著培養外語人才的重任,更深深感受到台灣逐步陷入的外交困境和國際定位危機,英文系是促進台灣國際化的希望,也是開闊本土視野的關照點。早期的系主任陳達三教授、楊景邁教授、田維新教授都是這樣責任感深重的學者,奠立了中大英文系的傳統根基。

1980年代末期台灣解嚴,社會力的蓬勃發展以及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在高等教育界也不免形成新的脈動和反思。當時的系主任許經田教授勵精圖治,陸續引進學術訓練完整並且以批判論述見長的新銳師資,這些已經經歷西方英文系典範更替的師資則漸次在系內推動課程和教學的改革,在接續的系主任陳東榮任內逐步完成英文系課程和結構的民主化。

1986 文學一館
2006 文學二館

1990年代後期開始,在新一代系主任林錥鋕、林文淇的帶動之下,中大英文系大步邁向活潑接合現實而且深具挑戰性的自我打造,特別在研究方面透過系方的支持與鼓勵而凝聚起特色學術團隊來。1995年首先浮現的是在台灣女性主義運動中深具學術活動力的「性/別研究室」,不但在學術研究方面紮下堅實的在地基礎,也透過學術會議和專書論述打開國際知名度。1998年成立的「電影研究室」則致力於台灣新電影研究和影像教育,是國內電影教育的重要據點,2003年設立校園「107電影院」為台灣首創校園電影院,深耕觀影習慣,延續電影文化,林文淇老師2013年借調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後由本系李振亞老師接手指導老師。2004年以舞台劇導演見長的周慧玲副教授籌劃設置「戲劇暨表演研究室 」,建置全國唯一的「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2012年「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由周慧玲老師創立並主持推動規劃經營,截至目前為止已舉辦三屆「破殼藝術節」,深植文化藝術於校園不遺餘力。

2000年起,在系主任曾安國的沈穩經營下,中大英文系健步向前,成為中大文學院爭取優秀學生的第一據點,英文系的課程內容也因應台灣英語學習環境的重大改變而持續升級,以專業實用和學術批判並重,全心調教具有人文精神和社會關懷的學生,有著活絡的外語能力和文化眼界,也有著寬廣的心胸和靈活的思考。同時,隨著台灣進入學術升級的年代,系內同仁也戮力研究和論文的發表,不但持續凝聚學術研究團隊,也在個人的研究項目中展露頭角。行政經驗豐富的何春蕤主任就職後,承續前行者的努力,大力推動課程改革,確立了本系現行課程結合語言與專業訓練而有深縱的規劃格局。接著李振亞、周慧玲、柏艾格陸續接棒,在他們的帶領下,本系持續深耕、營造英文系特色,繼續培養本系優秀學生的競爭力。

全球秩序重新編整的此刻固然為人文學科的續存帶來挑戰,但另方面也造就了跨越學科疆界、跨界研究的新契機,正如同英美語系文學在地緣政治的作用下,日漸在學院建制裡和其他語系文學走向整合。面對亞洲崛起之際,性/別研究室結合了台聯大系統成立「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於102學年度起正式招生,與亞際相關學術單位合作、擴大國際影響力與再生產。同時,本系也在前系主任易鵬的主事下,於103學年度開辦「五年修讀學、碩士學位」,不但以其開放、跨領域合作格局的英美語文、文化、歷史研究吸引本系優秀學生繼續就讀,也向全校開放。

2021 人文社會科學大樓